期刊简介
本学报是以反映首都医科大学各院、系、所及10任所附属、教学医院的科研成果为主的高级综合性学术期刊。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栏目有论著、经验介绍、技术·方法、综述等。
主管单位: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779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662/R
邮发代号: 82-56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20.00
杂志荣誉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第二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首都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6-7795
- 国内刊号:11-366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左旋多巴处理SH-SY5Y细胞可能通过DNA甲基化调节单胺氧化酶B基因的转录
目的探究左旋多巴(L-3,4-dihydroxyphenylalanine,L-DOPA)对多巴胺代谢关键基因单胺氧化酶B(monoamineoxidaseB,MAO-B)转录的影响及其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方法以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基因组甲基化定量试剂盒检测L-DOPA对基因组甲基化的影响;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探究L-DOPA和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2......
作者:杨兆菲;王勇;杨俭;汪璇;王晓民 刊期: 2015- 05
-
紫外二阶导数光谱法监测柠檬酸催化合成乙酰水杨酸
目的采用紫外二阶导数光谱法监测柠檬酸催化合成乙酰水杨酸.方法选择二阶导数光谱在289nm和308nm处的吸光度值,分别建立乙酰水杨酸和水杨酸质量浓度与二阶导数值的标准工作曲线.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实时监测合成反应体系中乙酰水杨酸和水杨酸的质量浓度.结果反应温度为70℃、80℃、90℃和95℃,完成反应所需时间分别为80min、50min、20min和15min.结论紫外二阶导数光谱法,可以实现对乙酰......
作者:邵建群;徐艳霞;唐静成;何深知;张枫 刊期: 2015- 05
-
电学治疗在脊髓损伤领域从基础研究转化为临床技术的研究进展
目的通过总结多种电学方法在脊髓损伤领域中的临床疗效,讨论电学技术从基础研究转化为临床技术的研究进展,为今后临床工作的开展提供转化医学的新思路.方法分析电学治疗方法的起源及发展过程,讨论并分析4种电学技术转化为脊髓损伤领域治疗技术的临床疗效,这些技术包括:脊髓损伤部位的电刺激技术,瘫痪肢体的功能性电刺激技术,呼吸功能障碍的膈肌起搏技术和排尿功能障碍的神经电调节技术.结果1)直流电场能够促进未完全断裂......
作者:吕振;姜树东;白金柱;张军卫;王方永;洪毅 刊期: 2015- 05
-
转化医学与中国微创外科的发展
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medicine,TM)的概念于1992年提出,它的核心是一门将医学生物学基础研究成果迅速有效的转化为可在临床实际应用的理论、技术、方法和药物的科学.近年基础医学研究投入不断提高,但能应用到临床的成果却甚少,如何提高基础医学研究成果的转化率,受到世界范围内广泛关注,转化医学因此应孕而生.纵观世界微创外科的发展史,亦是实验科学与临床科学不断促进和发展的过程.中国微......
作者:李俊;郭伟;张军;张忠涛 刊期: 2015- 05
-
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机制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以记忆障碍为主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针灸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上早已经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但其机制并不明确.过去的几十年来,世界上若干国家的科学家致力于其治疗有效性及机制的研究.实验室研究表明,针灸可以抑制对神经系统有害的因素产生,促进具有保护作用的因素,从而发挥其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效应.另一方面,随着功能磁共振的发展,研究人员发现针灸可以引发不同脑区的激活或者......
作者:李晖;齐志刚;李坤成 刊期: 2015- 05
-
脑肿瘤的分子分类指导个性化治疗
原发性脑肿瘤危害极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当前的治疗不敏感.目前对脑肿瘤的治疗日新月异,主要挑战为如何针对特定人群开展个体化治疗.综述近年来脑肿瘤方面的研究进展,建议对脑肿瘤的分子分类增加更多的生物学信息.基于肿瘤基因组和蛋白质组学技术产生出的大量信息和数据,将成为脑肿瘤分子分类和个性化治疗的基础.......
作者:高华;赵鹏;张亚卓 刊期: 2015- 05
-
超声造影检查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普通超声检查因具备便携、价廉、安全,无需碘造影剂并可准确发现异常病灶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普通超声及多普勒超声在判断斑块内新生血管和颅内血管异常等方面存在局限性.本文主要介绍超声造影及经颅多普勒超声造影检查在颅外段颈动脉疾病和颅内动静脉畸形、动脉瘤、血肿等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邬冬芳;何文;时传迎;段凤霞 刊期: 2015- 05
-
抗击寄生虫疾病的新疗法——中国科学家首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等3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治疗疟疾的开创性疗法和治疗丝虫感染的新疗法.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的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作者:赵利美;程喻力;诸欣平 刊期: 2015- 05
-
EX527对热量限制保护SH-SY5Y细胞的影响
目的观察SIRT1抑制剂EX527对热量限制处理的入神经母细胞瘤株SH-SY5Y细胞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H-SY5Y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热量限制组(CR组)和热量限制加SIRT1抑制剂组(CR+EX527组),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测定各组细胞噻唑蓝(thiazolylbluetetrazoliumbromide,MTT)代谢率及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
作者:张静爽;马丽娜;王蓉;张景燕;吴燕川;赵志炜;王玉兰 刊期: 2015- 05
-
大黄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导致我国成人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有效的方法是早期溶栓,但溶栓的治疗时间窗短、颅内出血风险大,使其在临床的应用受限.大黄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具有抗炎、抗氧化、抑制细胞凋亡等多种生物活性.本文对大黄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房亚兰;罗玉敏;赵咏梅 刊期: 2015- 05
动态资讯
- 1 眼附属器淋巴造血组织增生性疾病临床病理分析
- 2 线粒体直接PCR扩增法
- 3 18F-FDG PET-CT在肺结核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 4 益气养阴活血法对103例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心肌微循环的影响
- 5 高压氧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致腹部器官损伤的作用
- 6 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在结肠癌肝转移研究中的应用
- 7 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PGRMC1)在乳腺癌发生风险方面的研究进展
- 8 应用基因表达谱技术研究人脑动脉瘤细胞信号传导相关基因
- 9 两种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复发腹股沟疝的疗效比较
- 10 身边的榜样——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钱素云主任
- 11 环氧合酶-2启动子甲基化在食管鳞癌中的作用
- 12 白大衣高血压的诊断及预后评价
- 13 过敏性鼻炎血清特异性IgE与皮肤点刺试验的关联性分析
- 14 18F-FDG PET显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 15 罂粟碱和硝酸甘油对乳内动脉血管内皮的影响
- 16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诊治30例
- 17 芦荟大黄素对兔髂动脉损伤后内膜增生及血管重塑反应的在体研究
- 18 抗击寄生虫疾病的新疗法——中国科学家首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19 卵巢癌细胞和脐血树突状细胞融合瘤苗的体外培养与免疫原性的研究
- 20 455例女大学生月经经前紧张综合征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