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学报是以反映首都医科大学各院、系、所及10任所附属、教学医院的科研成果为主的高级综合性学术期刊。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栏目有论著、经验介绍、技术·方法、综述等。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首都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6-7795
- 国内刊号:11-366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第二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特发性黄斑裂孔病人玻璃体切割术后黄斑区结构与功能变化
胡艳华;王怡;刘武;刘丽梅;高萌;闫玮玉;刘克高;刘欣欣
关键词:特发性黄斑裂孔(IMH), 玻璃体切割术, 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摘要:目的 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IMH)病人玻璃体切割手术前后视力、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coherence tomography,OCT)及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的变化,探讨评价黄斑裂孔病人结构与功能改变的敏感指标.方法 收集34例(34眼)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单眼特发性黄斑裂孔病人,术后随访6个月,记录病人健眼及患眼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mfERG及OCT.结果 特发性黄斑裂孔病人术前患眼BCVA 0.01 ~0.8,平均0.10.病人术前OCT裂孔大直径(maximum diameter,dmax)431 ~1 770 μm,平均(998.7±302.6)μm,裂孔小直径(minimum diameter,dmin)403 ~ 536μm,平均(470±189.2) μm.特发性黄斑裂孔病人患眼BCVA、中心凹及旁中心凹区mfERG P波及N1波振幅降低(P<0.05).术后黄斑裂孔全部解剖学闭合,其mfERG P波及N1波振幅亦在术后逐渐恢复,但仍不能恢复至健眼水平.术后3个月患眼P波潜伏期一过性延长,至术后6个月恢复.术前患眼BCVA与dmin、dmax相关(ρ=0.549,ρ=0.610,P<0.01),与mfERG各项参数无相关性;术后BCVA与黄斑中央视网膜厚度(central retinalthickness,CRT)相关(P<0.05),与mfERG各项参数无相关性.结论 特发性黄斑裂孔病人患眼术后视力及视觉功能均较术前提高,其黄斑区结构及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术前及术后OCT的主要指标与病人佳矫正视力相关,术前dmin、dmax对病人术后BCVA有预测意义,但本研究并未显示术前mfERG各项参数对病人术后佳矫正视力有预测意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