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学报是以反映首都医科大学各院、系、所及10任所附属、教学医院的科研成果为主的高级综合性学术期刊。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栏目有论著、经验介绍、技术·方法、综述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779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662/R

邮发代号: 82-56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20.00

杂志荣誉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第二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首都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6-7795
  • 国内刊号:11-366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第二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2008年第1期文章
  • 99mTc-MIBI双时相法诊断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核素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双时相法显像在诊断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hyper-parathyroidism,HPT)中的作用,并与其他影像检查方法进行比较.方法65例临床考虑为HPT的患者均分别进行了核素显像及超声检查,20例做了CT检查,11例做了MRI检查.核素显像采用99mTc-MIBI双时相法.比较几种影像检查的灵敏度、特异性,分析其对HPT的诊断价值.......

    作者:唐玲;马云川;王荣福;付占立;范岩 刊期: 2008- 01

  • 18F-FDG PET显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胰腺良恶性病变18F-FDGPET显像特征及其在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临床可疑胰腺恶性病变40例,静脉注射18F-FDG40min后行PET显像,获得三维断层影像和标准化摄取值(SUV),并与PET检查前2周内CT结果对照.结果PET诊断恶性病变30例,表现为胰腺病变部位代谢率增高,标准化摄取值>2.0;诊断良性病变10例,表现为局部代谢率轻度增高或不增高,SUV<2.0.24例PET......

    作者:王红艳;马云川;李德鹏;苏玉盛;尚建文;张琳瑛;彭程 刊期: 2008- 01

  • 18F-FDG代谢显像综合评价对肺占位病变定性诊断的价值

    目的评价18F-FDG符合线路断层显像(DHTC)和综合分析方法对肺占位性病变定性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76例X线胸片显示肺部占位病变患者行18F-FDGDHTC显像,依据病变内FDG摄取状态、靶/非靶比值(T/NT)和综合分析方法诊断肺占位病变的性质,所有结果均与病理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受试的176例患者中有138例肺内占位病变呈放射性异常增高或浓聚,T/NT值为2.1~18.0,综合分析......

    作者:王蒨;丁健;米宏志;陆遥;田文剑;柏江;赵健冬;郭芳;焦建 刊期: 2008- 01

  • hPET与CT联合应用在支气管肺癌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评价hPET(hybridPET)与CT及hPET与CT联合应用在支气管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92例临床怀疑肺癌的患者在手术前完成hPET及CT2种检查.对肺部病变的18F-FDG浓聚程度及特征进行分析,以局部斑块状放射性异常浓聚灶为阳性(肺癌),以无明显放射性浓聚或浓聚呈云片状、散在性模糊的影像为阴性(良性).肺部肿块有肺癌CT阳性征象,即认为阳性(肺癌),反之则认为阴性(良性).结果病......

    作者:李春林;杨吉刚;马大庆;龚民;邹兰芳 刊期: 2008- 01

  • 川芎嗪对AD模型小鼠海马胆碱能系统的影响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D-半乳糖(D-gal)所致AD模型小鼠海马胆碱能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C57BL/6J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2%D-gal100mg·Kg-1·d-1,连续40d造模.第3周起各组分别灌胃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川芎嗪(高、低剂量组)和哈伯因(阳性对照组).给药结束后进行水迷宫训练,24h后进行学习记忆功能测试和海马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AT)与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测定......

    作者:张春;王世真;王铁 刊期: 2008- 01

  • 连接分子生物学与临床医学——证明核医学的价值

    2007年诺贝尔奖揭晓,评委会将2007年医学或生理学奖颁给了3位英美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基因靶向技术方面对人类的贡献.此次颁奖再一次证明了学术界热议多年的分子医学已经实实在在地进入了人类的生活.......

    作者:田嘉禾 刊期: 2008- 01